大暑时节,跟着罗发扬一步步走上连绵起伏的小山坡。在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新堡布依族乡马头村,尽管毛毛雨断断续续下了一周,但正午的太阳还是烤得人皮肤发烫。上到高处,一排排白色顶膜错落有致地铺展开去,罗发扬掀起防鸟网帘,只见绿叶掩映间垂坠着串串葡萄,个个珠圆玉润、丰盈欲滴,阳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。这个皮肤黝黑的男人,双手熟练地忙碌于葡萄叶间……
“这是巨玫瑰,你尝尝,是不是有种玫瑰的香味?”罗发扬小心翼翼地从篮子里托起一串葡萄,脸上满是自豪。这种散发着玫瑰香气的葡萄最受年轻人欢迎,是新堡生态葡萄采摘园的“明星产品”。除了巨玫瑰,他的园子里还种着夏黑、玫瑰香、醉金香、金手指等七八个品种,从黑紫色到黄绿色,像是一个葡萄“百花园”。
罗发扬的葡萄种植之路要从十年前说起。那时他还在浙江、成都辗转打工,听到父亲在家乡种葡萄,就想回来帮忙。“刚开始什么都不懂,就跟着父亲学。”2018年,一家公司在村里建了千亩葡萄基地,父子俩趁机和村民一起去打工学技术。后来公司撤走了,罗发扬便承租了三四家农户的土地开始自己干,从公司引进的品种开始种植,再慢慢根据市场需求和大众喜好,去旧引新。
“这里的海拔在1200米左右,早晚温差大,利于葡萄着色、上糖、增香。”说起种植经,罗发扬如数家珍。用药用肥的时间、疏花疏果的空间都与葡萄的品质紧密相关,经过几年的学习摸索,园子里的葡萄产量从每亩1300斤提升到了2000斤,成色也越来越好。
马头村的葡萄成熟季正好赶上暑假。每年这时,附近的枫叶谷水上乐园、香纸沟景区、白水河都会吸引不少城里人来玩水避暑,罗发扬和家人就在路边小叔家的摊位上卖葡萄,背后就是自家的20亩葡萄园。“游客能看到葡萄园,他们更放心,我接送他们去采摘也更方便。”他说着,又去忙着给一位湖南的游客称葡萄。
这些避暑客成了马头村葡萄的主要客户,他们大多是一家人出游,大人带着孩子来玩水,顺便体验边摘边吃的田园乐趣。新堡生态葡萄采摘园只有顶棚,没有现代化设施,葡萄藤自由生长,果实自然着色。“不是不想用先进设备,一是投资大,二是咱们这山地也不方便铺。”他憨厚地笑笑,“不过游客就喜欢这种原生态的感觉。”去年采摘售出的葡萄就有一两万斤,一些城里的常客还会提前预订,罗发扬就送货上门。
采摘过后,剩下品相一般的葡萄怎么办?罗发扬也有妙招——酿葡萄酒。“洗净晒干,和冰糖一起放在坛子里面发酵。”去年只葡萄酒就卖了1000多斤,纯收入两三万元,“我酿的有甜的、有酸甜的,女孩比较喜欢。”
随着“马头葡萄”名声越来越响,去年村里的葡萄酒庄就向农户收购了一批葡萄,“他们觉得我们的品种酿出来口感更好。”经营着50亩葡萄园的马头村党支部书记陈正勇也在积极和酒庄谈合作,探索“种植+加工+观光”的融合发展模式。
截至目前,马头村已建成高品质葡萄园1000多亩,连续5年总产量稳定在70-80万斤,2024年全村葡萄种植总收入达到2000万元。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,小小的葡萄不仅串起了村民的致富梦,更绘就了一幅产业兴、乡村美、农民富的振兴图景。
站在葡萄园,罗发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:“现在还有点酸,等下个月葡萄上市了,你一定再来尝尝!”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Notice: The content above (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)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,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.